盛夏七月,坐落于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迎来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万顷良田,一眼望去,满是醉人的绿色。湛蓝的天空上,云朵皆若空游无所依……
镜头聚焦建三江湿地机场。不远处,“吉祥鸟”AC332直升机开始科研调整试飞。由航空工业哈飞飞行总师、机长赵洪芳,副机长张凤龙、指挥员张晓东、空中机械师孙帅组成的试飞机组迎来全新挑战。
7月至今,试飞持续进行着。机组通过一次次试飞,在天空中逐渐“摸”出直升机的性能边界,并适当超出边界,将试飞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然后一直在优化改进,使设计指标成为现实,为后续适航验证和用户使用奠定基础。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今年热映的电影《长空之王》。没错,他们的故事关于家国,令人钦佩。
波澜惊涛,谁砥中流?国之重器,使命在肩。因为特殊的功能属性,直升机一直是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主力军。近年来,具备优异性能的直升机更成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和通航运营亟需。作为“国家队”,航空工业哈飞全新研制具备优异性能的AC332直升机。
构型是全新的,适航要求是最新的,很多技术的应用也是国内首次,研制全程都面临更加大难度和挑战。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团队和机组以科学精神、创新举措和顽强拼搏,小步快走提进度,开展各项试飞工作。
周天寒彻,漫天风雪……去年隆冬,哈尔滨平房机场上,AC332将迎来工作首飞前最大考验——地面共振试验。这是新机研制必经之路,国际上曾出现过因地面共振造成的直升机解体事故,试验对直升机和机组来说都是巨大挑战。
彼时,新冠疫情导致试飞人员严重紧缺,加之节点紧迫,试验风险大、难度高、工序繁琐,保节点看似已无可能。如何破题?唯有创新!试验的一般做法是将直升机运至“车台”,用铁链“拴住”直升机开展各工序。机组分析出两个问题:一是机库距“车台”较远,AC322采用滑橇式起落架构型需拖车转运,机务操作耗时长、难度大;二是铁链系留准备时间长。赵洪芳和机组人员提早应对,想出用增加配重方式替代铁链系留,这样既大幅度降低机务工作强度,又能节约时机,经与设计和工艺人员论证,方案最终通过。
机场上,机务开始各项准备工作,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寒冷的空气中。“大伙要稳扎稳打,质量和安全是最重要的,这个活儿咱们绝对能干好。”赵洪芳不时嘱咐大家,给大家加油打气。试验开始,机舱外,旋翼的巨大气流“卷起千堆雪”。驾驶舱里,赵洪芳沉着冷静,稳稳扰动操纵杆,以极其“丝滑”的操作0.5秒内均匀完成一个周期动作,或是1秒内连续完成两个周期动作。他逐渐提升发动机功率,增加旋翼转速,获取不同状态下直升机各系统的试验参数。一旁的张凤龙、孙帅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紧仪表和机舱记录试验参数,边观察,边记录。几日后,试验顺利通过,直升机和机组均打出“100分”,工作首飞如期开展。
试飞就是和风险做伴,尤其是科研调整试飞。目前,机组飞过的科目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中高风险科目,而一些高风险科目,风险更是肉眼可见。
无动力VNE(不可超越速度)试飞科目是机组开展的高风险科目之一,主要测试直升机达到不可超越速度后,发动机不再提供动力情况下,直升机在自转状态下极速向下飞行,操纵性是否依然良好,各系统运转是否良好。为保证试飞安全,项目团队在科目开始前做了充足准备,通过科学规划和充分研讨,决定采取速度递进的方式,分6次逐渐逼近不可超越速度以完成试验。
“机场秋点兵”!试飞开始,救护车和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以防万一。设计人员精神高度集中,随时监控遥测参数,预判有几率发生的各种可能,随时做好应急报告准备。赵洪芳驾驶直升机扶摇直上,稳稳跃入蓝天,指挥员张晓东在塔台与机组密切协同,一次、两次、三次……前五次试飞均顺利完成,机组迎来最终大考。
AC332依然如前几次一样稳稳跃入蓝天,但接下来的场景却是不一样的“速度与激情”。天空中,赵洪芳驾驶直升机达到平飞状态后,将总距杆放到最低,发动机停止输出动力,再向前推驾驶杆,直升机开始向下俯冲,速度迅速增加,很快达到不可超越速度。俯冲的刹那,经验比较丰富的张凤龙和孙帅捏住鼻子闭紧嘴用力鼓动一下耳膜,避免造成耳膜受损。按科目要求,赵洪芳操纵直升机在保持航向不变情况下,上下左右施加扰动,直升机左右“漂移”,上下“点头”,又回归正常轨迹。张凤龙和孙帅只觉金灿灿的大地扑面而来,慢慢的接近、慢慢的接近……二人紧张记录着各仪表参数和各系统状态,并不时观察舱外环境,为有几率发生的一切准备好。虽然直升机在高速机动,赵洪芳的操作依然“丝滑”,随着直升机稳稳降落在机场,第六次试飞宣告胜利结束。
科目完成后的某天,一名年轻机务和赵洪芳聊天。“赵总,你当时在天上就不怕吗,我们在地上都担心死了。”“我就是干这个的,你怕推飞机吗?”伴着爽朗的笑声,赵洪芳打趣地反问道。
其实,这个科目风险非常高,即使再谨慎、再多的技术准备、拥有再高超的飞行技能,依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完成。就在前几年,国际上还有过相关的坠机事件,只不过,利国家、担使命,艺高人胆大,当时只道是寻常。
赵洪芳,是试飞员,也是飞行员,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驾机执行过1998年黑龙江特大洪水抗洪救灾、2006年森林灭火、2008年汶川大地震物资运送等重大任务,圆满完成“吉祥鸟”AC312A、AC312E、AC352等直升机首飞和众多新机试飞科目,培养出多名优秀直升机飞行员,他和他们的故事都与各种风险紧密相连,都关乎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吉祥鸟”送吉祥,“国家队”守四方,从抵达建三江的一刻起,机组就在竭尽所能,奋飞蓝天,争取早日让AC332交付用户,造福国家和人民。
建三江,位于东北更北,夏日凉爽,冬日寒冷且漫长。冬天的冷,机组感受到了,可夏日的凉和机组丝毫无关。原来,夏日试飞时,直升机的空调系统尚未到位,空中无法制冷。为了加速新机试飞进度,机组无惧“烤”验,依旧第一时间开展各试飞科目。日光烈,热浪滚,飞了没一会儿,赵洪芳的脸颊和脖子就淌满了汗水,衣衫湿透,张凤龙和孙帅同样汗流浃背。长时间“带汗”飞行,赵洪芳的脖子扛不住了,长起湿疹,刚开始痱子粉还管用,后来只能上药膏“顽强抗争”。因为体重较大且身处机舱,汗水持续下行,孙帅更加尴尬和难受,坐着就是痛着,痛着也在飞着。但大家没一句怨言,相关科目结束后,还纷纷模仿起孙帅“独特”的走路姿势。表面上虽然笑着闹着,但内心深处,大家却被他们“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几个月的时光里,在具备飞行条件前提下,机组克服一切困难,全勤开飞,一天都没耽误。不仅如此,在多次试飞中,机组还一次次将精准的试验数据和真实的飞行感受反馈给设计人员,为直升机设计优化提供支撑,并在机身结构和油箱成品设计优化等方面给出宝贵建议,让AC332越飞越好……AC332科研调整试飞仍在继续,机组的故事未完待续。
亲爱的朋友,当你们徜徉于航展,驻足在一型又一型性能优异的国产直升机旁,当你们乘坐国产直升机领略祖国万里山河的壮美,或是处于危难中看见奋力赶来的“奇兵”而流下激动的泪水时,请别忘记,有那么一群人,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为国产直升机研制,曾奋不顾身。
在天空中,战机如离弦的箭一般飞驰,留下一道华丽的光轨。飞行员似乎与机体融为一体,每一次非常快速地旋转、险象环生的俯冲,整个场景仿佛是一场空中芭蕾,这背后都展现着他们超凡的技艺和出色的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