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感动全网的环卫工儿子考了470分?媒体们如此“整能量”活该被骂
发布日期:2024-05-08 14:33:16 作者: 新闻中心

  伴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查分新闻”成为舆论焦点。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这慢慢的变成了高考季的舆论特色,并且大多分布在在表现考生、老师和家属的惊喜方面,比如“男生考702分想去北大见韦神”、“男孩查分显示全省前31名”,又如“学生高考成绩被屏蔽老师激动欢呼”,再如“儿子考了675分父亲弹射冲下楼”、“外甥女考610分小姨跑飞鞋”、“儿子考694分妈妈激动叫出海豚音”。

  有必要说明的是,“男生考702分想去北大见韦神”中的“韦神”是指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韦东奕,之前他因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手提一瓶矿泉水、两个馒头的形象走红网络,当然促使他再次破圈的还是个人在学术领域的传奇经历。

  另外关于“男孩查分显示全省前31名”和“学生高考成绩被屏蔽老师激动欢呼”。这个是因为各地为防止炒作高分考生,对前几十名的考生成绩进行屏蔽(具体各地略有不同,有屏蔽前50名的,也有屏蔽前30名的,并还有别的情况),等舆论热度下去后再进行公开,当然具体是不影响考生报考志愿和院校录取工作的。

  强调和解释这些,就想说明“查分新闻”更多是指向喜报的,换句话说它更多是赢家的叙事,也就是舆论层面更多关注高分考生。至于落榜考生,并不是舆论层面干脆就不关注了,而是在“查分新闻”上,舆论层面从来都是很势利的,当然最主要的是,落榜考生和他(她)们的家属也是不愿意在此阶段面对舆论的。

  所以能确定的是,“查分新闻”总是充满惊喜的,当然也少不了感动。可是让人感到别扭的是,一段“感动全网的环卫工儿子考了470分”的视频式“查分新闻’也冲上热搜,而且是“被骂上热搜”的,你说怪不怪?当然被骂的不是当事人,而是报道新闻的媒体们。

  我们拆解完这个“查分新闻”后发现,其实是两则新闻拼凑的结果。新闻一、高考结束后,一位环卫工母亲在考场外等待儿子,两人见面后相拥流泪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新闻二、环卫工的儿子考了470分,超过所在省份本科线分。

  怎么说呢?这两则新闻单拿出来看,也都比较平常,甚至如果不加以特别修饰,根本到不了“感动全网”这个地步。不得不承认,这是典型的媒体“整能量”的结果,也就为了让“正能量”更有逻辑,叙事上做了较大的手术。

  就拿“新闻一”来讲,属于典型的错位悲情,也就是媒体借着环卫工母亲工作上的“低微”和儿子高考上的希望,再加上充满温情的相拥流泪,就构成了悲情图景。只是这种悲情图景是“俯视”的感觉,而不是“平视”或“仰视”的感觉。

  所以即便媒体叙事层面打上了“正能量”的标签,但是谁都清楚这是“整能量”的结果。尤其对于视频式的新闻,“整能量”是有一套行业标准的。最基础的是“煽情画面”和“伦理文案”,紧随其后的是“魔性音乐”,也就是烂大街却有人听的BGM,最后再加上当事人上气不接下气的采访,能量就被整出来了。

  由此我们再去审视“感动全网的环卫工儿子考了470分”的视频式“查分新闻’,会发现“新闻二”只是个新闻开关,“新闻一”才是“整能量”的关键。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新闻一”和“新闻二”合起来是对“新闻一”的升华,也就是“正能量”没变,只是“整能量”的方式变了,导致“正能量”看起来更有故事延续性了。

  可是不要忘了,当考学不再那么容易让贫苦人家孩子改变命运时,媒体过分地把环卫工母亲这个身份放大,是容易引发舆论层面反感的。就比如,舆论层面对于媒体们如此“整能量”的操作,给出最多的批评就是“没新闻可以不报道”,当然更具体的指责是“不尊重人家”、“不要打扰人家”、“不要俯视人家”,其他的还有直接开骂的“为了流量,脸都不要了”。

  总之意思就是,要报道“查分新闻”你就好好报道,别上来为了“整能量”搞拼盘,而且拼盘就拼盘,还非要把能量也难为情的硬拼,以至于勉强之下,“整能量”非但成不了“正能量”,还有几率会成为反噬自身的“负能量”。所以就凭这一点,媒体们如此“整能量”真是活该被骂。

    

下一篇:【48812】14寸LED屏独显万能本 宏碁E1-470G仅售3300元


上一篇:【48812】厦工三重公司小型压路机新品展现促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