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型角驰压瓦机

首页 > 压瓦机 > 475型角驰压瓦机

拓展城市文化空间丨华建集团华东院助力上生· 新所二期焕新开放
发布日期:2024-07-13 18:49:54 作者: 475型角驰压瓦机

  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的上生·新所,经2016年城市更新陆续开放后,一期已成为一处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复合型时尚社区。开在原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内的蔦屋书店上海首店,原健身房(海军俱乐部)中的时尚发布会,孙科住宅中的文化艺术展览,以及节假日开设的各类集市和戏剧节,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和体验。

  近日,园区南端曾一直被高高的围墙挡住的空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上生·新所二期在一期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以融合历史的独特面貌、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在初夏悄然登场。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以设计助力这座历史建筑的魅力重塑与品质提升。

  1924年,普益地产在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和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周边,进行统一开发,项目名称为Columbia Circle(哥伦比亚生活圈)。

  1924年建成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是其中的灵魂建筑。由美国建筑师艾利奥特·哈扎德(Elliott Hazzard)设计。普益地产选择了彼时最富盛名的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Laszlo Hudec)为总建筑师,为哥伦比亚住宅圈设计花园别墅。1931年邬达克在哥伦比亚路边设计了孙科别墅。

  20世纪中叶,这片基地及原有建筑拨归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使用。在上生所历经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其生产活动逐步扩张,陆续建设了四十余栋科研办公、实验室、厂房仓库及配套用房等。2016年,上生所迁往位于奉贤的新厂区,园区由上海万科通过城市更新掀开崭新的篇章。

  2016年8月,上海万科与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力将上生所原研发、生产厂址重新打造,通过历史风貌保护、功能更新打造成一个创意办公区、文化娱乐、商业餐饮、户外休闲等复合功能的国际化潮流社区。

  经城市更新和控规调整基地,由教育科研用地调整为商业、办公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护修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科住宅、优秀历史建筑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更新改造保留建筑,于2018年5月一期陆续开业,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典范之一。

  2018年底,二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启动。经过6年的设计和建设,二期新建的5栋多层建筑陆续开放,一个集创意办公、文化场所、商业餐饮、户外空间等复合功能的国际化潮流社区完整呈现。

  二期占地面积约1.8万㎡,总建筑面积约3.6万㎡,由四到五层的多层建筑组成,地下一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部分为商业、办公、社区教育、社区体育功能,作为一期的补充和拓展,通过底层架空、24小时开放的楼层连廊、平台空间,构建立体开放公共空间体系。

  上生·新所由封闭的厂房,实验室转换为办公、商业、文体、休闲综合的社区,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公共空间,激发了场地及周边区域的活力,为整个番禺路新华路片区注入了新的生机。

  整体规划遵循场地的尺度肌理,保留了园区主要道路正交的空间骨架,结合消防和使用需要重新梳理优化。

  二期新建建筑在充分考量整个场地肌理、既有建筑、周边规划的前提条件下,尊重场地的空间骨架,以化整为零的手法处理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延续历史建筑开窗模数清晰、虚实结合的立面特点,体块方正硬朗,但通过架空、连廊、悬挑等方式构成丰富的空间组合,塑造宜人而多样的城市花园式建筑空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活动和场景需求,完善拓展既有建筑所缺乏的戏剧性多元空间。

  在一期OMA的总体规划中对于建筑的设想是4栋形式各异的建筑单体,均衡布局在原有的正交道路网格中,新建筑和保留建筑有强烈的反差对比。2019年二期设计启动,经过多轮的方案选择,上海万科最终选择了OVAL庭院围合式的方案概念。

  随后的实践设计历经多轮系统性调整,从效果容易把控的全幕墙体系做法,变更为当代公共建筑采用较少的窗墙和局部幕墙混合体系,建筑结构的基本框架随之改变,满足净高最大化要求下的成本控制目标,致使层高被压缩到最经济的数值。

  △ 公共空间分析图 △ 交通流线楼基本还原了方案设计效果,但窗墙体系下的外立面效果有待完善;随后在上海万科的主导下,优化调整立面做法和节点细部,并在景观、灯光、标识等全方位提升。2024年初夏二期全面建成开放,都市森林般充满生机和细节之美的建筑、景观空间效果,得到了业内外的普遍认可。

  从北侧的延安西路入口到南侧的牛桥浜路,南北向的哥伦比亚大道贯通整个园区,有别于一期独立分散的既有建筑单体,“联通”是二期空间的主旋律, 弱化“建筑单体”概念,突出综合性的社区化空间。建筑体量“上大下小”,底层大面积的架空层虽然损失了一部分黄金商业的面积,但争取了更多的公共空间和绿地面积。建筑之间连廊、平台贯通连接,围合成主题丰富、有趣的大小庭院。建筑体量上下交错叠合,5栋建筑如同有机生长而成为整体。

  对于多层商业办公建筑,连廊式立体交互的设计带来更多的社交空间,契合当下租户面积趋小型的商业、办公的现状。店铺和工作室直接面向户外,新鲜流通的空气和植物给客户带来轻松和愉悦的感受,忽略在恶劣的天气下的影响。走廊、平台和室内贯通的灰空间,可以带来更多对空间的期望。

  受限于二期1.8万平方米的用地面积,5栋多层建筑在布局上略有拥挤,通过连廊上立体的花池种植垂悬的爬藤绿植,有效缓解紧凑的楼间距带来的压迫感,多种形式的栏杆、花池,精致的细节交接,为立体空间增加丰富的质感。

  优化修改也是设计的常态,在工期限定下,边深化设计边修改方案,边施工边优化设计。

  例如大跨度的连廊和底层消防车道要求的净高控制,要求建筑面层和花池覆土尽可能减少结构荷载以压缩钢梁的截面尺寸,同时满足成本控制下钢结构用量,图纸上不同高度的降板形式和预留的面层高度,是各类条件限制下相对平衡的结果,不是最优,但已是极限。平台走廊板边的收口,不同类型栏杆的交接,架空走廊和各栋楼之间形式各异的变形缝,排水坡度和排水沟……,在基本功能和完美效果上需要更多的相互妥协,有些创新细节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宜人的小尺度丰富空间,让前来的人们,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匆匆打卡,更注重体验感与参与性,停留下来,体验当下网络的流行语——“松弛感”。

  上生·新所二期整体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和舒适感,除了植物、小品、细节的烘托,上下错落,走廊环绕的建筑体量构成最基本的空间载体。这些复杂的造型,是用钢结构配合窗墙体系来实现的。

  当下熟悉的商办建筑立面大都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幕墙体系,相对品质效果容易把控,而传统砌块墙上抹灰的做法,似乎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被认为是低端的产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孙科住宅和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都采用了黄砂水泥饰面做法,泳池周围建筑的水刷石饰面,这些经典历史建筑采用的都是传统粉刷饰面。

  二期建筑外立面除了局部的少量幕墙,大部分都是在混凝土砌块外墙上采用多种手工粉刷工艺完成。一、二层近人尺度采用条纹水泥、水刷石、黄砂水泥拉毛拍平等等饰面,三层及以上采用普通外墙质感涂料。相对面积较少的铝合金的外门窗,更方便租户进行个性化二装设计。

  有别于当代已经普及化的预制化产品,粉刷墙面均为手工完成。室外的土建的精度不能等同于室内,对平整度和垂直度允许有一定的误差。通过在外墙收口细节上优化处理,水刷石墙面转角采用海棠角嵌缝条,避免尖角小石子脱落的风险;条纹水泥的转角则采用5公分的平段过渡,避免了条纹水泥出现半条或不直的尴尬。

  与地面的交接,粉刷内凹,化解了室外地面平整度不够的缺陷。质感涂料吸取了大面会开裂的缺点,划分成小格化、分仓缝处理。先行完工的N1楼,也为后面的楼栋起到了整体样板的作用,不论是工人的手艺,细节的处理,后续的质量都有了质的提升。

  钢结构与幕墙,都是基于预制化生产的现代施工方式,当用于实现复杂小体量窗墙体系建筑时并非最经济和实用的选择。沿钢柱的板边外墙和门窗,需要钢桁架自承式混凝土楼板很小的出挑支撑,紧贴钢柱的外侧则采用钢板出挑。楼层下部的下挂墙体则需要采用外挂混凝土板来实现,一些细部处理、幕墙和窗墙的搭接,侧装顶装栏杆、花池等细节,在没有幕墙外皮辅助下,构件变得多且复杂。受限于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曾有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设想,最终以全钢结构的形式完成了错落的建筑造型,成为窗墙体系与钢结构组合的一次不可多得的尝试。

  最终实现的外立面形式,同样经历数次优化,从全幕墙体系到部分幕墙,到最终保实施的局部幕墙。建筑立面不同材质的设置,从原来一~二层和三~五层上下分隔,到按照建筑体块灵活多变的划分,历史片段的植入不再是小块单一元素,而是较大面连续的效果。二层的门窗洞口抬高至吊顶线,删除了洞口上方小块的条纹水泥装饰实墙,多种门窗形式加以简化,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从设想到落地,优化设计过程也是再创造的一段历程。

  二期全新的建筑,并没有特别强调和一期的新旧对比,在立面上从材质、色彩、立面形式、建筑体块上都刻意寻求和一期建筑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折衷的效果。

  沿着哥伦比亚大道自北向南走入二期建筑群,自然而连贯,一些熟悉的空间场景就在身边。N4绿色古典的带有压花玻璃的幕墙片段显示出雾面朦胧的效果,N2特别做了一个带有复杂花式金属栏杆的小阳台,呼应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和原研发实验楼的特点,N2、N4及卫生间出现的拱形门洞是古典形态的现代表达,一、二层粉刷外墙多处采用了片段的水刷石和黄砂水泥拉毛拍平做法,对话过去,弹格石材的铺地上有精致的哥伦比亚公园标识。这些细节在近人视角处清晰可见,有强烈的代入感和记忆延伸。建成的效果意外地契合整体园区的风格,隐秘了一种历史厚重感。

  从安西路进入地下车库,往往被设计忽视的车库也成为项目的亮点。汽车坡道两侧整片的米黄色水刷石墙面,尽端巨大的灯箱标识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涂料,混凝土等常规材料经过设计,在车库这个常常被忽视的空间显得特别隆重。

  受限于面积,地下车库仅为一层,同时满足人防、停车和设备机房要求。车库的埋深和净高,严格控制在最经济的高度,机电管线通过BIM辅助设计,排布整齐紧凑。电梯厅出入口严格按照消防规范用防火隔断和车库隔开,为了有通透的效果,不惜加大成本采用钢制框防火玻璃隔断和玻璃防火门,车库出入口的黑白方格铺地和顶面棋盘格状灯具,呼应历史建筑的特征又带有很强烈的引导性,打破了常规车库涂料与环氧地坪千篇一律的感觉。

  地下车库延续了地上建筑的精彩与用心,有效缓解场地停车位紧张的同时,业主方注重细节不降标准的态度,将常被忽视的消极空间演绎为不虚此行的精彩空间。

  上生·新所的一期到二期,从2016年到2024年,八年时光,上生·新所从封闭的研发生产厂区蝶变成开放街区,新老建筑面积共计积6万余平方米,整体容积率1.0,成为市中心不可多得的低密度复合型公共社区。

  上生·新所的实践是从策划、规划、设计与招商、运营管理等全方位、全过程渗入的综合策略,尊重和顺应历史场地和痕迹,体现“以人为本”的目标,适应当代人们注重休闲、关注品质和人文历史的生活方式,激发街区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八年来参建各方为城市有机更新进行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值得记忆。

  建筑专业:吴蕾,吴欢瑜,王天宇,贡梦琼,俞昊,余林嘉妮,倪子轩,赵宏斌,李伊萌

  机电专业:常谦翔,江涛,包昀毅,任怡旻,王悦,郭惠,赵丽花,蒋增辉,陈鸿远,黄映达,郑君浩,陈天炜

  原标题:《拓展城市文化空间丨华建集团华东院助力上生· 新所二期焕新开放》

    

下一篇:好人好事!危大工程方案案例下载!


上一篇:【48812】国家动力集团“巨无霸”钢结构冷却塔结顶精彩瞬间